脚底痛都是足底筋膜炎惹的祸?那可不一定!
2021 年 12 月 29 日
•gateio官方网站线上登录
脚底痛其实很常见,因为脚底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,走路、跑步都是在对双脚施加压力,若是足底压力不平均就有可能引发疼痛。说到脚底痛,一般人会直接联想到足底筋膜炎,不过,其实还有更多导致脚底痛的原因。
别看足部只占身体的一小部份,它是人体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结构之一,不仅要撑起整个身体,还要负责避震、平衡等功能,牵一发动全身,脚底痛可能影响到整个身体造成不适,所以千万不可轻忽。
哪些情况常会引发脚底痛?
- 高强度活动:跑步或跳跃等高强度运动,会给脚底带来压力。
- 站姿不正确:三七步、弯腰驼背都会使脚底受力不平均。
- 穿鞋习惯:长时间穿着不合脚的鞋子,会引发脚部疼痛。
- 体重过重:多余的体重会让脚底带来额外的压力,加上肥胖者通常运动不足、肌肉无力,造成走路时的姿势错误,就会造成恶性循环。
- 扁平足:扁平足的足弓塌陷,会影响站立时体重的分布方式,并且会给足底筋膜带来额外的压力。
脚底痛原因
- 足底筋膜炎
足底筋膜炎是足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,简单来说,就是足弓发炎,导致脚後跟或脚底出现刺痛,通常在早晨踏下床的那一刻最为严重,可以透过温和的伸展运动、冰敷或热敷、步行等低强度运动来减轻疼痛。延伸阅读
如何预防足底筋膜炎 这4大族群一定要知道 - 前跖骨痛(前脚底痛)
跖部位於脚趾与脚掌相接突起处,前跖骨指的是跖骨的头部,疼痛通常位於第2至4趾,范围也可能扩大至整个脚掌,疼痛的感觉就好像前脚掌踩在小石头上,严重时还会有发麻的情形。跖骨痛是经年累月造成的,因为我们在行走、跑步、跳跃都会使全身的重量集中在这里,长时间姿势不良或过度使用都有可能引发前跖骨痛,冰敷和休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。
- 足跟脂肪垫萎缩
足跟骨下方与脚底皮肤之间存在一层「脂肪垫」,它有避震的效果,走路时提供足跟缓冲的空间,让足跟承受全身重量而不会受伤,但随着年纪增长,这层脂肪垫会逐渐变薄、对下方的组织和骨骼保护力下降。 - 神经瘤
神经瘤可能长在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,而常见的「莫顿神经瘤」,是因脚掌骨韧带长期受到鞋子的过度挤压和冲击,导致足部发炎并压迫到神经,引起第三和第四脚趾附近刺痛和疼痛。 - 周围神经病变
周围神经病变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身上,因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神经系统过度敏感,造成肢体末梢有暂时麻木、刺痛、肌肉无力的现象,与其他足部疾病相比,可能更难诊断和治疗。
脚底痛的原因百百种,以上只是几个常见的例子,当然,不同原因适用的预防方式也有所不同,以下方法虽然不是万用,却能使脚底痛的可能性大大降低。
我们要送读者的专属赠品,记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脚底痛的预防方式
- 改变穿鞋习惯
挑选鞋子时,要保留1公分的空间让脚趾能够活动,最好选择脚後跟牢固的鞋子,避免穿着平底鞋、高跟鞋、皮鞋等无法固定脚跟的鞋类。扁平足则建议穿着厚袜,并在鞋底放置足弓垫。 - 抗发炎饮食
多摄取水果、蔬菜、鱼、坚果和全谷物,含有姜黄、柠檬水和抗氧化剂的食物都可能有助於减少足部炎症。 - 减重
体重过重者,双脚需承受的负担比一般人还大,减重是最直接能够减缓脚部承受压力的方法。 - 伸展按摩
运动後要拉筋、伸展放松,脚底也不例外,不只是对於运动伤害或是足底筋膜炎的人适用,还能增进血液循环,改善脚底冰冷。●大拇指伸展
(1)坐在椅子上,双脚平放於地板
(2)用手指轻轻向上伸展大拇指
(3)保持在5 秒钟,重复动作再换边●网球按摩
(1)在椅子上坐直,双脚平放在地板上
(2)将网球放在脚边的地板上,并将一只脚放在球上并前後滚动
(3)尽可能用力压下去,使网球按摩脚底
(4)2分钟後,用另一只脚重复动作
脚底是人体的地基,若是出现问题,身体可能会为了保持平衡而改变其他骨骼的结构,导致脊椎侧弯、骨盆歪斜等问题,所以说,若出现脚底痛的情形,要马上找出原因并尽早改善。
延伸阅读
痛到唉唉叫才有效?脚底按摩掌握4诀窍不伤身
喜欢这篇文章吗?或是想要知道那些更多资讯呢?
欢迎留言给我们喔!
文章参考资料来源
Causes of Bottom of Foot Pain and Treatments
原始发布日期: 十二月 29, 2021, 更新日期: 十二月 29, 2021